Fusion系統如何應對大宗能源貿易企業的多樣化庫存管理挑戰

能源貿易行業,隨著原油、成品油、天然氣等業務形態日益多樣化,庫存管理面臨複雜挑戰。本文以石油貿易企業為例,聚焦能源行業在庫存管理中面臨的五大核心痛點,深入剖析Fusion CTRM/ETRM系統如何通過全流程協同、差異化配置與風險可視化能力,重塑庫存管理模式,助力企業實現從“物的管理”到“資產管理”的數字化躍遷。

分享這篇文章

能源貿易行業,隨著原油、成品油、天然氣、化工品等業務形態日益多樣化,庫存管理面臨複雜挑戰。不同的出入庫方式、成本算法和質量標准交織在一起,使庫存管理呈現出高度個性化、多規則並存的局面。

本文以石油貿易企業為例,聚焦能源行業在庫存管理中面臨的五大核心痛點,深入剖析Fusion CTRM/ETRM系統如何通過全流程協同、差異化配置與風險可視化能力,重塑庫存管理模式,助力企業實現從“物的管理”到“資產管理”的數字化躍遷。

一、能源貿易行業庫存管理痛點

能源庫存管理的複雜性,並非源自技術本身,而是來自於業務場景多樣、管理規則沖突、數據處理不規範等多重現實條件疊加的結果。以下五大痛點尤為突出:

1、業務形態差異大,導致庫存管理高度個性化

比如,石油貿易存在原油、成品油等多種業務形態,而每種業務的庫存管理邏輯都存在顯著差異,體現在:

  • 出入庫方式差異:整進整出、整進零出、批次式出庫等;
  • 調混行為差異:某些品種調混頻繁,某些則保持純品;
  • 成本算法多樣化:采用先進先出、後進先出、移動加權平均等;
  • 數質量標准不一:密度、含硫量、溫度換算等要求差異大;
  • 庫存盯市保值方式差異化:實貨與紙貨的結合、估值基准不同。

核心問題在於:一個企業往往同時經營多種業務形態,不同業務規則並存,統一管理難度極大,而“細節邏輯”是影響庫存准確性和業務效率的決定因素。

2、庫存管理規則需同時兼容業務、風控、財務三方訴求

庫存管理不僅服務於操作執行,還承擔了多個職能部門的數據支撐作用:

  • 財務層面要求庫存成本核算合規,符合會計制度規定;
  • 風控層面需掌握庫存對應的市場敞口、浮動盈虧等風險數據;
  • 業務層面則需要靈活調配貨源、快速響應履約需求。

痛點在於:不同部門對同一庫存的理解與管理維度不同,若系統無法提供多維核算和對賬支撐,將出現“一份庫存,多重口徑,數據打架”的混亂局面。

3、庫存執行與流轉管理缺失,影響交易履約與風控精度

庫存不僅是一個靜態的數量,更是一個不斷變動的流轉過程:

  • 庫存從出入庫、盤庫、移庫、到調混等,每一步都應有清晰記錄;
  • 若系統不能清晰追蹤貨物流轉路徑,交易匹配關系就容易錯亂;
  • 出入庫若脫節於合同執行,將引發出貨延遲、交割失敗、重複占用等問題;
  • 庫存綁定不清,導致風險敞口計算失真,影響風控判斷。

實質問題在於庫存管理未能打通交易、執行、庫存三者之間的閉環關系,缺少動態匹配機制,無法實現交易視角下的庫存可視、可控、可校驗。

4、數據管理依賴人工,數據質量差、操作成本高

目前行業中仍存在大量手工記錄庫存數據的現象,帶來以下問題:

  • 人工錄入信息不全,數質量、貨權等關鍵數據易錯、滯後;
  • 操作記錄缺乏標准化、無留痕可追;
  • 賬實不符、報表滯後,嚴重制約決策。

這說明庫存管理必須具備自動化的數據采集、計算、記錄與同步能力,才能提升庫存數據質量,降低操作風險。

5、庫存持有量控制不足,導致履約風險與價格風險並存

庫存既是資源也是負擔:

  • 持倉不足會影響按時發貨、提貨,損害履約信譽;
  • 持倉過多則暴露於價格波動中,增加盯市損失風險。

本質上,庫存已成為企業風險管理的一部分,而非純粹的運營記錄對象。

面對上述行業痛點,企業急需一個能打通庫存管理全鏈條、支撐多業務邏輯並強化風控協同的系統平臺。Fusion正是基於能源實貨交易的複雜場景,構建了面向全過程、滿足多業務訴求的一體化庫存管理解決方案,助力企業從被動應對走向主動掌控。

二、Fusion庫存管理:面向實貨全生命周期的一體化解決方案

Fusion庫存管理解決方案,以“庫存業務一體化”為核心設計理念,全面打通從交易到執行、從倉儲到風控的關鍵流程,構建面向實貨全生命周期的庫存管理平臺,並針對多業務類型,提供差異化、模塊化的管理能力。方案主要內容如下:

1、石油等庫存合同管理

Fusion系統支持對石油租罐及其他業務庫存合同的系統化管理,包括:

  • 租罐合同建檔:登記合同條款、租期、罐型、庫區等關鍵信息;
  • 邏輯罐設置:實現貨物管理與物理罐體解耦,支持業務精細化歸屬;
  • 罐租費率及費用管理:支持加溫費等各種費率及費用的管理,充分整合了庫存罐租費用,方便庫存費用結算;
  • 多業務庫存合同管理:覆蓋庫存合同號、庫存權屬及合同量等信息,奠定庫存合規管理基礎。

2、庫存執行全過程管理:提升庫存透明度與合規性

系統圍繞庫存出入庫、盤點、移庫等核心業務流程,建立全面的庫存執行管理體系,提升庫存透明性與合規性:

  • 詳細記錄庫存的罐區位置、品種、數質量、價格等信息,系統支持部分信息自動生成和計算,減少人工輸入和提高數據質量。
  • 多維度展示庫存的交易、執行、風控狀態和盤庫移庫等庫存管理狀態,交易、執行、風控投資組合及業務庫存管理模塊都有庫存的不同狀態展示。
  • 多角度穿透庫存流轉的各種狀態,如在業務庫存模塊,就整體展示了庫存的出入庫、盤庫移庫、庫存匹配等各種關系整合和流轉狀態。

從而實現了庫存的靜態記錄與動態管理,整合了庫存的各種映射關系和流轉路徑,做到庫存執行全過程留痕。

同時,針對不同業務在庫存流轉路徑和管理要求上的差異,系統設置了專門的業務庫存管理模塊,既滿足了各類業務的個性化管理需求,也有效整合了庫存管理中的共性流程與差異化邏輯。

不僅確保了各業務線內部的庫存流向清晰有序,也使跨業務之間的交叉流轉一目了然,使複雜的實貨庫存操作具備更高的系統可控性和全流程可追溯性。

3、庫存動態聯動機制:打通業務鏈路,提升管理協同

Fusion系統實現了庫存在交易、執行、運輸、風控等模塊間的信息聯動與實時更新,提升協同管理水平:

  • 跨部門數據一致性:保障交易、物流、風控、結算等崗位對庫存信息的統一認知;
  • 變更即時同步:庫存狀態變化自動傳導至相關模塊,避免“信息孤島”。

該機制可有效降低由信息不一致帶來的操作誤差和風控盲區,是保障高頻執行下庫存穩定管理的關鍵能力。

4、庫存成本核算能力:支持不同業務的財務對賬

Fusion系統支持先進先出(FIFO)、移動加權平均等主流庫存成本計算方法,可根據不同業務的特點、管理需求匹配合適的庫存成本算法,並提供個性化庫存成本報表,充分適應多業務的庫存成本管理差異,同時滿足財務會計准則下的對賬需求。

5、庫存盯市與風險管理:實現庫存資產的價值可視化與風險控制

系統支持以投資組合(BOOK)為單位對庫存進行盯市管理,與期貨保值交易形成一體化風控視角:

  • 庫存盯市計價:支持自定義盯市公式,按市價計算庫存價值;
  • 實貨/期貨敞口對沖:在BOOK層面動態計算庫存與期紙貨的組合敞口與浮盈浮虧;
  • 盈虧直觀展示:幫助企業及時掌握保值效果與庫存盈虧狀態,輔助風控決策。

該能力實現了“庫存從倉儲資產向金融資產的管理升級”,使庫存不僅可控,更具可觀測性與風險揭示能力。

綜上,Fusion庫存管理方案以庫存為核心節點,貫穿交易、執行、風控與財務管理,實現實貨庫存從“物理管理”到“數字資產”的轉型。通過一體化與差異化管理,有效幫助能源貿易企業提升庫存效率、風控能力與成本控制水平。

下面,以石油貿易企業H公司庫存管理為例,針對性說明Fusion庫存管理方案如何解決能源行業庫存管理痛點。

三、Fusion庫存管理實踐:H公司多業務庫存管理方案

在面對能源企業上述管理難題時,Fusion系統並未采用“一刀切”的通用模板,而是以模塊化架構和靈活規則引擎為基礎,將合同管理、庫存執行、成本管理、風險控制、數據聯動等能力按需重組,構建出一套兼顧統一性與差異化的庫存管理實踐方案。

本節將圍繞石油貿易商H公司成品油、原油等業務面臨的上述庫存管理挑戰,從系統功能與實踐能力兩個維度,逐一展開說明 Fusion 是如何實現針對性破解的,力求體現其在H公司複雜庫存場景下的系統化設計思路與業務落地成效

痛點一:業務形態差異大,導致庫存管理高度個性化

對應系統能力:庫存全過程管理、邏輯罐機制

Fusion系統結合原油與成品油等品類業務的實際差異,構建可靈活配置的庫存管理模塊,既保留管理流程的共性標准,又支持品種維度的個性化設置。系統通過“邏輯罐”機制實現貨物與物理設施的解耦,滿足同一系統中多油品共存與獨立管理的需要,提升了業務適配性與運營靈活性。

結果:統一平臺支持多業務庫存管理流程,打破“一個系統無法適配多個業務模型”的瓶頸,提升庫存管理的標准化與適用性。

痛點二:庫存管理規則需兼容業務、風控、財務三方訴求

對應系統能力:庫存動態聯動機制、庫存成本核算能力、庫存盯市與風險管理

庫存管理不再是業務單線模塊,而需兼顧風控視角的敞口管理與財務視角的成本核算。Fusion系統通過庫存狀態在交易、物流、風控與結算等模塊間的聯動機制,實現全流程數據同步與一致性控制;支持FIFO、移動加權等主流核算方法,滿足財務合規要求;並在投資組合模塊綁定BOOK結構,實現庫存盯市、盈虧核算與組合風險分析。

結果:庫存成為關鍵數據樞紐之一,打通多口徑核算壁壘,有效解決“數據口徑不一致”引發的對賬混亂與管理失效問題。

痛點三:庫存執行與流轉管理缺失,影響交易履約與風控精度

對應系統能力:庫存全過程管理、庫存動態聯動機制

Fusion系統支持出入庫、盤庫、移庫、調混等庫存操作的全流程管理,所有操作可穿透式追溯,確保庫存狀態與合同、交付計劃相匹配。庫存綁定出庫計劃與合同履約路徑,打通庫存與交易執行的閉環邏輯。

結果:庫存管理從“靜態賬本”轉型為“動態履約平臺”,提升履約精准性,降低實貨交割過程中的風險盲點與資源沖突。

痛點四:數據管理依賴人工,數據質量差、操作成本高

對應系統能力:庫存全過程管理、庫存動態聯動機制

系統具備庫存數據自動計算與更新能力,極大減少人工錄入環節;各類變更自動同步系統模塊,所有操作均留痕可追溯;庫存報表自動生成,滿足管理層對庫存數據分析的多樣化需求。

結果:數據管理自動化與標准化水平顯著提升,庫存信息更及時、准確,增強企業運營的精細化與透明度。

痛點五:庫存持有量控制不足,導致履約風險與價格風險並存

對應系統能力:庫存盯市與風險管理

系統按實時市場價格對庫存資產進行盯市計價,並在BOOK維度計算與期貨頭寸的組合敞口。通過盈虧動態分析與展示,引導企業優化庫存結構與持倉決策,實現庫存從“資源”向“金融資產”的角色轉變。

結果:庫存風險管理從事後統計走向及時跟蹤,提升企業對市場波動的響應力與風險應對水平。

總體實施成效

Fusion庫存管理方案在H公司等石油企業中的成功落地,顯著緩解了傳統庫存管理在多業務協同、數據可信度、執行效率與風控方面的頑疾,帶來了系統性成效:

多業務場景適配率達95%以上,可覆蓋原油、成品油等多種庫存管理模式,極大提升了系統統一管理能力;

  • 庫存與交易、財務模塊的數據對賬差異率下降80%以上,有效解決了多模塊間庫存數據同步差的問題;
  • 庫存動態數據自動采集與處理率超70%,顯著降低人工錄入頻次與出錯率;
  • 庫存履約相關操作響應時效平均提升3倍,合同履約與庫存控制聯動能力大幅增強;
  • 實時盯市與庫存盈虧分析實現覆蓋率達90%,庫存資產化和風險可視化能力全面落地。

通過以上成效,Fusion庫存管理方案不僅幫助企業建立了統一的庫存管理底座,也使庫存管理真正轉變為業務執行保障和風險控制的有力工具,為石油貿易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數字基礎。

結語:構建面向未來的智能庫存管理能力

石油等能源庫存管理的本質,已從傳統的倉儲資源控制,逐步向交易履約支撐與風險資產管理演進。

Fusion系統通過構建可穿透、可聯動、可計算的庫存管理機制,使庫存不再是孤立模塊,而是聯結交易、財務、風控三大體系的關鍵樞紐。

在多變市場環境下,該方案將顯著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、履約可靠性與風險響應能力,為能源貿易企業打造長期競爭優勢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訂閱我們的行業新聞

獲得專業解決方案

More To Explore

跨國業務統一管理:Fusion如何助力H公司連接全球分支,提升運營效率

H公司是一家跨國石油貿易商,業務覆蓋100多個國家,面臨管理複雜、數據孤島、市場差異、信用風險等挑戰。為應對這些問題,H公司引入Fusion系統,通過多層級管理、數據整合、自定義功能和信用合規管理,成功實現了全球業務的統一管理和高效運營。本文將分析Fusion如何解決這些痛點,並總結實施經驗,為其他跨國企業提供借鑑。

small_c_popup.png

掃描二維碼咨詢!

售前售後咨詢電話:

商務咨詢請聯系郵箱: